渝北区文明实践所 /
双龙湖街道 回兴街道 龙溪街道 龙山街道 龙塔街道 悦来街道 两路街道 双凤桥街道 王家街道 宝圣湖街道 仙桃街道 玉峰山镇 龙兴镇 统景镇 大湾镇 兴隆镇 木耳镇 茨竹镇 古路镇 石船镇 大盛镇 洛碛镇
当前位置:首页 > 渝北资讯 > 正文

太美了!百年古朴村落杨家槽入选→

发布日期:2023-11-29 17:51 来源:渝北发布

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委获悉,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领技术和典型案例获奖结果的通知》公布。其中,我区的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获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特色风貌(含传统村落)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据了解,为加快推进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领技术和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经成果征集、专家组评审,择优遴选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技术新模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乡村特色风貌(含传统村落)保护典型案例各10项。其中,就包含了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


图片
图片

杨家槽。

据了解,杨家槽位于洛碛镇大天池村4组,村落格局为椭圆形,整体分区明确、路网清晰。村地形式主要为山地,南低北高,群山环抱。整个村落的住房都较好地保留了当地建筑技艺传统风貌。村内院落以耕地为核心,一片耕地一个院落,是典型的传统农耕文化生活方式。村落整体风貌比较完整,地域特色鲜明。村内建筑多为明清巴渝地区传统穿斗民居,房屋在建设过程中顺应地势高低错落有致,多以聚居与散居相结合,传统建筑结构主要以穿斗式为主,少量土坯房和石砌房。村中小路阡陌交通,疏密有致,路面采用当地石材铺制,古树、古井、老宅透露着历史的沧桑。

在保护建设前,村落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进村一看,农村残垣断壁,老弱妇孺留守,房堵窗、户封门,见到的年轻人不多,村落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不断加剧。当地村民曾形容这里“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院荒杂草生”。村落建设没规划、没有秩序、没有特色,基础设施缺乏、宅基地违规乱占、农房乱建,有新村没新房、有新房没新貌……

在保护建设中,我区注重村民共同参与。一方面村民积极参与村落建设,根据自身能力在村落建设过程中,让自己也能为村落建设出一份力量,共同打造美好乡村。另一方面,村民根据自己的居住需求及内心想法与设计师及施工方进行积极沟通,使问题得到有力解决。同时将自己熟悉的村落特色资源(文化、历史故事等)进行交流,使其成为村落未来发展的有力支持,也将成为村落特质所在。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村民共同参与决策,让大家明确村落需要建什么,怎么建。

图片
图片

杨家槽。

在强化传统村落保护方面,我区注重“原汁原味”的建筑风貌格局和景观,不进行大拆大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复。创新地开展了设计下乡全程陪伴式服务,提供“定期服务”和“不定期指导”。定期服务指设计团队要按照合同约定,每周固定时间到村指导项目建设,把控项目总体成效;不定期指导主要指设计团队在项目实施关键环节、重要节点或出现疑难状况时到场技术指导,确保项目细节精准。

在“设计下乡”和“共同缔造”活动的推动下,杨家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废弃的旱厕和猪圈被改造成为乡村客厅;浑浊的池塘被翻新,边上还修了休闲亭;村民的房前屋后种上了桃树、木村菊等,成为花园庭院;太阳能路灯、石板路、通讯基站建设,让村民出行和对外交流更加方便;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提升,当项目建设还未完全建成开放时,村内逐渐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人气开始旺了起来,村民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杨家槽。

该项目立足于渝北古洛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区位优势,以创建村民幸福生活为根本,挖掘利用田园农耕文化和传统民居资源,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创造乡村美好家园,将绿水青山转换成发展资源,以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乡愁吸引资本与人才的返乡回流,通过共同缔造实现共享成果,使杨家槽成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发展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