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2023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表现突出、服务优质的机构予以通报表扬,仙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榜。
“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是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渝北区高度重视,以此为契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反哺行动,组建区级专家库,分层培训,落实县聘乡用等措施,扎实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有效落实。到底这两家机构有什么亮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瑾 摄
据了解,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先后建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基层教学基地、老年友善型医院,获得全国优质服务先进集体,渝北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文明单位等荣誉。在中心建设中,进一步升级打造精品中医馆,以辖区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精神障碍等重点人群为主线,增设了口腔科、儿科、心理咨询门诊等临床科室,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知识宣传、体检、随访、中医药服务,完善老年便民设施等。中心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增设门诊叫号系统及升级HIS系统,实现实验室相关数据实时上传,患者就医体验感、公卫体检精准度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秉承优质、便捷的社区医疗发展道路,贯彻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与渝北区第二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两院实行同质化管理,区二院职能科室及医疗技术骨干每月到中心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及教学查房等指导工作。
仙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瑾 摄
仙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医路仙锋”品牌,有力推进红岩医者“四有四先”亲清卫民举措。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该中心大力实施“反哺计划”,以“四大部”建设为主,注重特色专科服务,重点建设“两病”专科门诊和妇幼健康部。依托社区医疗“智慧门诊”,改造升级了中医馆,整合了儿科与儿保、妇科、中医科及医联体专家的力量,开展个性化保健项目及儿童健康服务。在推进“医防融合”中,以“9科3部1馆12团”的组织架构形成“3+N”医防融合模式,不断深化医养结合,重组医防融合家庭医生团队,建立家医志愿服务队12支,定期开展健康宣传、咨询、建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等系列健康服务,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形成社区协同、社会参与的健康管理格局。成立慢病管理服务部,构建慢性病管理网,针对目标人群进行分类分级分标规范化管理,对辖区居民做到精细化、精准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