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渝北区2024年中小学“心灵成长社”专题培训班在渝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全区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专兼职老师共一百余人参加,持续推进“心灵成长社”提质扩面,进一步深化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提升教师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本次培训由团区委、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教委联合主办,为期2天,分为小学及中学两个场次,特邀心理咨询专家围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特点,结合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实际情况,以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方式,教授参训人员心理疏导的技巧、方法,以及心理团辅活动的互动策略与教学方法。
课程中除去必要的理论讲解外,更加注重实操演练,先后带领参训教师们开展360°看自己、自画像、愤怒三部曲、情绪话剧、神笔马良等充满趣味性、表达性和艺术性的心理课程演练,让大家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直接感知,在实践演练中年学会如何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索中释放负面情绪、增强心理素质。
“课程内容丰富,趣味横生,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以及与众多心理教师同仁的沟通交流中,我拓宽了视野,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心理疏导方法。”课程结束后,一名参训教师说道。
据悉,“心灵成长社”作为共青团重庆市委不断探索实践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针对各年龄段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采用艺术表达、隐喻故事、榜样塑造、心理游戏等形式开展团辅活动,活动设计主要以人际关系与情绪为主线,涉及认知自我、觉察自我、理解他人、人际沟通、情绪管理与自我赋能六大板块,在潜移默化中介入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走进心灵的疗与愈,有效规避传统心理咨询的“标签化”,将心理疏导技术有机融入“去标签化”的活动之中。